第08 09版:潍坊人物
  上一版 下一版  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导读

第02版
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

第03版
今日重磅
 
标题导航
钟情收藏二十年 打造城乡记忆馆
坚持手工刻章 乐在方寸之间
防虫护绿 当好“森林卫士”
笔墨含情 致力推广书法
2022年03月10日
 上一期    下一期 
返回潍坊新闻网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4
放大 缩小 默认
◆ 张守刚
钟情收藏二十年 打造城乡记忆馆



  自行车、收音机、手电筒……走进张守刚的城乡记忆馆,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映入眼帘。今年52岁的张守刚热衷于收藏老物件,20年来,他从全国各地搜集几千个种类、一万多件老物件,还专门租了房子存放。“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,一段记忆,弥足珍贵。”张守刚说,他计划办一场展览,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老物件。
  文/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
  收音机是收藏的第一件老物件
  3月8日上午9时许,记者来到位于奎文区虞河路与玉清东街交叉口附近的城乡记忆馆,在这个不足80平方米的房间里,有摩托车、自行车、黑白电视机、收音机、录音机、钟表、胶皮娃娃、儿童小三轮车、缝纫机等老物件,时间跨度从清末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。
  “这台收音机是我收藏的第一件老物件,2002年在潍坊大集上花20元买的。”张守刚说,他小时候家里也有这样的收音机,经常用来听评书、新闻,之后收音机坏了,他很伤心,暗下决心等将来有了钱也要买台收音机,“没想到生活越来越好,各种视听设备不断更新,就逐渐忘了这事。偶然一次在潍坊大集上看到类似的收音机,勾起了童年的回忆,便果断买下收藏”。
  张守刚表示,老物件是岁月变迁无言的见证者,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。在房间一角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些老式电视机,从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到55英寸的“大背投”彩电。这些电视机见证了30年间中国的发展变化,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。“小时候谁家有黑白电视机那是件了不得的事,全村人都去看,现如今电视机是再普通不过的家电了。”张守刚说,目前他还缺少一台电子管电视机,希望有藏友可以和他分享。
金色幸福牌摩托车是“心头爱”
  今年52岁的张守刚是昌邑人,他的“寻宝之旅”始于2002年,起初只是个业余爱好。然而,随着对这些老物件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,他逐渐入了迷,成为一名专业的老物件收藏者,在圈内颇有名气,有不少人慕名而来,出高价回收他的藏品。张守刚愿意与藏友们分享、交流,但有些老物件他是拒绝分享的,比如一辆金色幸福牌250A型摩托车。
  张守刚介绍,1995年,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为纪念合资十周年,一次性生产金色幸福牌250A型纪念车999辆,十分珍贵。“这些限量摩托车的车架号、发动机号、出厂编号三号一致,售价5000元,当时可算非常昂贵了,但一出厂就销售一空,可以说一车难求。”2017年,张守刚偶然在网上看到卖这种“黄金纪念版”摩托车的帖子,便第一时间联系上卖家。得知卖家在江苏南通,他立即购买火车票赶往南通,卖家被他的真诚感动,最终以8000多元的价格卖给了他。
  这辆摩托车一直被张守刚视为“珍宝”,虽然有不少藏友想高价收走,他都没舍得出手。
想办展览让年轻人了解老物件
  随着社会的发展,一些老物件逐渐被“淘汰”,但在张守刚眼里都是一件件价值不菲的“宝贝”。截至目前,他已收藏了几千个种类、一万多件老物件。为了给“宝贝”们安个“家”,他专门在城区租了一间房子,起名“城乡记忆馆”。“除了这些,还有不少老物件在我的昌邑老家,主要是一些车辆。”张守刚说。
  在收藏老物件的过程中,张守刚不仅学习了收藏知识、开阔了眼界,还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藏友。“收藏的过程,我的心情特别好,感觉找到了人生价值。这些‘宝贝’就像我精心培养的‘孩子’。”看着满屋的藏品,张守刚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。下一步,张守刚想继续搜集收藏更多老物件,举办一个展览,将藏品展示出来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老物件,了解过去,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,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4
放大 缩小 默认
 
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
 
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[潍坊报业集团]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
地址: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:261031 电话:0536-8196033 公告热线:0536-8196667